新生兒護理知識問答
寶寶的健康是家長特別關心的事情,所以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一些常識。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新生兒護理知識問答,供大家參考。
新生兒護理知識1
幼兒有必要接種二類疫苗嗎?
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是一種行政分類,不是醫學分類,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不是絕對的,現在有些一類疫苗以前也曾經是二類疫苗,比如乙肝疫苗、麻腮風疫苗等。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,一類疫苗會越來越多。從醫學和防病的角度看,所有上市的疫苗(包括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)都非常重要,而且二類疫苗對一類疫苗是很重要的補充,實際上有些二類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對人們威脅很大,如肺炎、流感、水痘、腦膜炎等等。有些二類疫苗還是一類疫苗的替代疫苗,如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(IPV)、五聯疫苗等,針對部分患有禁忌癥或免疫力低下的寶寶,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。
接種疫苗前,幼兒有哪些異常需特別向醫生反映?
如果有以下癥狀,一定要告訴醫生,讓醫生提出醫學建議,再由家長決定是否接種疫苗。(1)既往有什么?。夯加衅ぱ?、牛皮癬、化膿性皮膚病、嚴重濕疹;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或活動型結核病;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,有腦炎后遺癥、癲癇病;有嚴重營養不良、嚴重佝僂病、先天性免疫缺陷者;嚴重哮喘、蕁麻疹等過敏體質。(2)現在的情況:體溫超過37.5℃,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;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或最近注射過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、輸血等;接種近幾天出現過腹瀉、咳嗽、驚厥、感冒、輕度低熱等癥狀;孩子在前一次接種疫苗后出現了高熱、驚厥、抽搐、注射部位腫塊、蕁麻疹等反應。
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怎么區別?
風寒感冒多為感受風寒后出現發熱無汗、頭漲頭痛、肢體酸痛、怕風怕冷甚至寒顫、鼻塞、流清鼻涕、咳嗽等癥狀,咳嗽有稀白痰。風熱感冒多因外感邪熱,邪熱入肺而出現感冒癥狀。由于幼兒是純陽之體,即使初起時因受了風寒而發病,也很快會轉成風熱感冒。風熱感冒常表現為發熱較重、面色發紅、喉嚨疼痛、口渴、咳嗽、痰黏而黃等。幼兒患病早期,家長應注意觀察幼兒的咽喉,如果發紅腫脹,口渴愛喝水,流黃濃鼻涕,舌質紅,舌苔薄黃,大便干,一般為風熱感冒;如果幼兒的咽喉不紅,流清水鼻涕,舌質淡,舌苔白,多為風寒感冒。
新生兒護理知識2
一、新生兒室必須經常保持清潔衛生,每日小掃除,每周大掃除。清潔工作用濕式打掃,衛生工具應分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分別使用,應有醒目標志。室內不得有蚊、蠅、螞蟻、蟑螂、老鼠等。
二、正常新生兒室每日通風2次,每次15~20分鐘,保持空氣新鮮,室溫應保持在24℃~26℃,濕度為55%~66%之間。
三、每日用紫外線燈照射,進行空氣消毒(嬰兒抱出喂奶時照射),每月進行空氣培養,細菌總數不超過500個/m3.
四、新生兒被服、尿布、洗澡手術等,以及和其他新生兒所接觸的物品,均應嚴格消毒處理后,方可使用。
五、新生兒床套,每周更換二次,出院后更換被褥,全部物品進行終末消毒。
六、新生兒奶具一人一具,一用一消毒。每次哺奶前,應消毒小毛巾,產婦拭凈乳頭、雙手。喂奶毛巾專用,每次均要洗滌,并煮沸消毒。
七、新生兒室注射器,宜推廣用一次性注射器。
八、新生兒暖箱每周二次消毒,并更換水箱中水,藍光器每日擦拭玻璃一次。
九、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隔離制度,新生兒無交叉感染,不應有眼炎、臍炎、膿瘡等。
新生兒護理知識3
呵護寶寶耳朵的方法
第一步:耳朵清洗
耳的外層面直接接觸外部環境,加上經常吐奶、流汗,很可能粘在耳朵附近結成臟塊,因此,家長要象重視洗臉一樣重視洗耳。
清洗手法:先將嬰兒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,再用手指輕輕揉搓耳后和耳廓,輕柔地按摩,最后用擰干的紗布擦拭干凈。
耳朵入口處,可用嬰兒專用棉簽蘸點嬰兒油輕輕擦試,注意不要過分深入,防止寶寶頭部突然亂動而傷到耳道粘膜。
第二步:溫柔看待耳垢
耳垢和眼屎不同,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,遇到空氣干燥會變薄片狀,或粘稠的油脂狀,阻擋灰塵、水與小飛蟲的入侵,同時又能緩沖噪聲,抑制細菌滋生和繁殖,是鼓膜的保護神!
不要做潔癖父母,耳垢可隨咀嚼、張口或打哈欠等動作,以及借助下頜等關節運動自行脫落、排出,切勿擅自挖出。
第三步:提防環境噪音
噪音對耳朵的傷害也不可小視,尤其是高分貝噪音,加上寶寶面對噪音時不能像成人那樣主動回避,受害會更大;不要帶寶寶去KTV、酒吧等噪音很大的地方,更不要給寶寶使用耳機,不但分貝較高,同時會給耳部帶來強烈的內外雙側壓力,不利于耳朵發育。
父母應當幫助寶寶及時認識高分貝噪音,并教給他正確的躲避方式,如張嘴,將耳朵轉向安靜的方位并跑開,或用手指暫時掩住外耳道口等。
第四步:生理姿勢要注意
在給小寶寶喂奶時,應保持寶寶頭部稍高的姿勢,喂奶后應繼續保持這種體位片刻,不要立即放平。避免吐奶或溢奶,乳汁流入耳道;同時要注意睡姿,寶寶側臥時,要撫平耳朵,避免耳廓扭卷受壓。
同時,洗澡或游泳時不要側首,避免水流進入耳道,若耳內灌了水,要及時用棉簽或棉球蘸出耳內污水。
新生兒護理知識問答相關文章:
★ 父母課堂